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学识 >

美英货币政策走向引争议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3月中旬的全球部分央行“超级周”表面上平淡无奇,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采取的举措都符合市场预期,分别在大西洋两岸加息25个基点。相较于市场预期,美联储表态更为鹰派,英格兰银行的举措更偏向鸽派。然而,无论是哪种表态,均引发各方对于两大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风险的争论。

  无论是在利率决议声明公布之前还是之后,市场关注的重点是在加息已成定论的情况下,美联储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和抑制通胀之间权衡。

  美联储3月份的利率决议声明总体上符合市场预期,但其预计到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将从2.125%升至2.75%。这一表述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将进一步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重要性已经超过经济增长。

  这一判断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态中也有所体现。鲍威尔判断认为,美国经济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新冠肺炎疫情不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高风险,俄乌冲突带来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能源价格上涨造成了一定风险。但总体上看,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不高,主要因为美国经济总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同时消费者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强劲。基于上述判断,鲍威尔在此次表态中重点强调了实现2%通胀目标的决心,尤其是维持价格稳定对于劳动力市场稳定的重要性,事实上将美联储的政策优先目标确定为控制通胀。

  对于鲍威尔的表态,部分市场投资者“同情”他的“两难”。美国经济的确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美联储此前长期“情绪铺垫”和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下,如果不加息,美联储将信誉扫地。

  对于美国经济是否支撑加息和缩表,一直众说纷纭。美国经济确实在逐步回暖,但最新数据喜忧参半。2月份美国房地产市场和制造业市场表现亮眼,劳动力市场更是表现强劲,失业率仅为3.8%。然而,消费动力正在逐步下滑。数据显示,随着外部变量和内部供应链问题造成的通胀升温,消费者零售支出正在下降,2月份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1月份下降4.6个百分点,仅为0.3%;消费信心正在下滑,3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下降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部分分析认为,美国经济状况并不支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情非得已”加息25个基点虽然启动了收紧进程,但是未来能否顺利完成既定的加息和缩表路径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在基础面之外,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是各方怀疑鲍威尔鹰派表态能否真正落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由鸽转鹰的过程已经造成美股和美债市场的巨幅震荡。今年年初以来,美资本市场的震荡更是有增无减。部分分析认为,在疫情之下,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正在不断加剧和恶化。在地缘风险推升通胀等各类外部不可控变量的影响下,如果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因货币政策紧缩而出现严重不利情况,美联储的鹰派立场能否真正落地要打问号。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对于美联储的上述担忧和预测正在大西洋彼岸的英格兰银行有所体现。有关央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会否造成更大滞胀风险以及能否真正按照原有预期继续执行的争论和质疑正在上升。

  在上周的英格兰银行议息会议上,货币政策委员会同意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一决议虽然延续了2月份的政策,但背后的细节却表明形势发展正在逼迫英国央行由鹰转鸽。在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9名委员中有4名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更加激进,要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但在3月份的会议上,委员无一再有此表示。

  从2月份到3月份,不变的是英国通胀的上涨态势,变的则是英国经济在通胀之下的发展前景。英格兰银行认为,地缘政治危机造成通胀进一步恶化,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在4月份达到8%的峰值,这一判断与此前“全球能源价格和贸易货物价格高企将造成通胀进一步向上突破”的判断基本一致。

  突发的地缘政治危机以及由此衍生的外部风险正在改变加息背景下英国经济的基本面。渣打银行分析认为,随着家庭和企业逐步受到能源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以及各方对于欧洲安全的担忧和金融市场波动导致的经济情绪恶化,英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英国央行也承认,“危机正在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并将显著增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在各个细分行业,相关专业分析人士对于加息后的英国经济前景表示悲观,对当前加息路径表示质疑。英国政府高街复兴工作组成员杰基·穆利根认为,英国央行采取了理论上的正确决策但却偏离了经济的实际情况。当前高企的能源价格已经扼杀了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唯一不需要的政策是加息,因为会进而迫使企业和居民面临更高的信贷压力。对于当前挣扎着维持生计的小企业而言,利率的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经营的终结。

  另有英国零售业和地产业专家认为,加息不会影响能源价格或汽油成本——这是目前推高通胀的两个因素。在当前英国国内居民实际收入无法增加的大背景下,央行加息可能只会加速英国经济步入衰退,而不是阻止通胀。

  在上述分析之外,渣打银行也认为未来英国央行的加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渣打银行分析认为,基于持续收紧的劳动力市场和持续高企的通胀因素,英国央行仍有可能加息25个基点。然而,鉴于对国内经济硬着陆的担忧,5月份之后的紧缩政策并不那么明确。

  因此,虽然当前预计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将分别在2022年加息7次和6次,更有分析认为美联储会在某次加息50个基点,但是退出宽松的路径究竟如何走、鹰派立场会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仍存在不确定性。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3月LPR持平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 3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如期公布。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3月21日LPR):1年期为3.7%,5年期以上为4.6%,两个期限均与上个月保持一致。 LPR保持不...
  • 新增9家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走向全国

  • 不必再羡慕浙、渝两地,3月1日起,全国的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都能购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了!2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 欧洲央行将循序渐进收紧货币政策

  • 综合考量经济、通胀、债务三大因素 欧洲央行将循序渐进收紧货币政策 中国商务新闻网 随着欧元区通胀水平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上升,越来越多的欧洲决策者呼吁大幅收紧货币政...

货币政策继续释放稳增长

  • 货币政策继续释放稳增长信号

  •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在上月调降利率后,2月“麻辣粉”如何操作备受市场关注。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

降准、结构性降息接连落

  • 货币政策工具箱空间还有多大

  • 近一段时间,降准、结构性降息接连而至。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两个月调降。去年12月,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2022年,货币政...
  • 货币政策将靠前发力以进促稳

  • “此次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体现了货币政策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在国新办18日举行的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美英货币政策走向引争议

  • 3月中旬的全球部分央行“超级周”表面上平淡无奇,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采取的举措都符合市场预期,分别在大西洋两岸加息25个基点。相较于市场预期,美联储表态更为鹰派,英格兰...
  • 日本财政预算连续十年创新高

  • 日本国会参议院22日批准总额为107.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20日元)的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财政预算案。这也使日本财政预算连续十年创新高。 由于国会众议院已于2月通过这一预算案,参...
  • 德国财长向联邦议院提交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 当地时间22日,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向联邦议院提交了本年度的财政预算草案,并为政府因新冠疫情、通货膨胀以及乌克兰冲突所导致的持续经济危机再一次暂停债务刹车政策进行辩护...
  • 泰国政府推出10项民生救济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影响

  • 由于俄乌冲突严重冲击全球能源市场,导致物价上涨,泰国内阁会议22日审议通过10项民生救济措施,以缓解物价上涨对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包括:上调购买家用液化天然气的补贴额度...
  • 法国道达尔能源集团将暂停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 当地时间3月22日,法国道达尔能源集团(TotalEnergies)宣布,将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石油产品。 该公司当天表示,将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石油产品,无论公司在俄...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