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学识 >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2021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累累硕果。探火星、建“天宫”、潜深海、育良种、制新药……这一年涌现出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勇闯无人区的原创突破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我国空间站正式运行,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火星上有了中国足迹,仅用一次任务就完成了“绕落巡”三大目标;2020年带回的月球“土特产”迎来重大收获,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让月球寿命前推延长了约8亿岁;2021年中国航天火箭发射次数超过50次……星辰大海的中国航天梦正一步步实现。

  科学家们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一株自生自灭的野生稻成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7000年到1万年的驯化。而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李家洋院士团队在全球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可能将这个驯化过程缩短到几十年,甚至更短。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份的《细胞》杂志,这项研究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是该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个颠覆性的成果曾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被中国人变成了现实,相关成果发表在9月份的《科学》杂志上。“我们在实验室实现了淀粉的人工合成,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说。

  “祖冲之号”“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我国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不断升级,成为同时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我国“人造太阳”持续“燃烧”,将原世界纪录延长了5倍;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我国科学家破解了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谜题……勇闯无人区的原创突破,让2021年成为捷报频传的一年。

  新发展格局的强大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我国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此,一年来科技领域战略规划不断、改革举措不断。

  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科技支撑“双碳”行动方案……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布局近中远结合,为科技发展指明方向。

  持续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间接费用比例提至30%,扩大包干制试点,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赋能;“揭榜挂帅”机制发布87项榜单,关键性应急性重大任务中安排“赛马”攻关项目184个,启动颠覆性技术专项,积极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80%的重点专项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科技体制改革破立并举,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

  “科技部组织全国科研精锐力量,聚焦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五大方向持续开展应急攻关,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硬核科技力量’。”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目前疫苗方面,5条技术路线25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7个获批使用;药物方面,我国首款中和抗体有效药物获批上市,小分子药阿兹夫定、普克鲁胺等已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检测方面,65款检测试剂产品上市,高灵敏度大通量的检测产品取得突破。

  科技不仅助力国内疫情防控,也助力国际交流合作。

  12月3日,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中老铁路是一条科技之路,通过科技创新攻克了一个个世界技术难题,铁路沿线所有设备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中老铁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它的建成通车意义重大,是科技支撑新发展格局的直观体现。

  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7月20日,山东青岛,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这是当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尖端科技成果。“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和技术积累,我国基本实现了高速磁浮交通全系统的自主研制能力,形成了成套工程化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说。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在2021年投产发电,它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白鹤滩水电站计划于2022年7月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届时,电站年均发电量约62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160万吨。

  科技支撑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我国5G全场景应用与整机研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科技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抗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带动全国近1亿农民增收致富,黄河三角洲超10万亩盐碱地变为“吨粮田”,农作物良种增产贡献率达到50%;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启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后,支持获批上市的I类创新药达73个,百亿元以上医药企业发展到22家。

  科技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效益型指标普遍好于全国水平。据统计,1月份至8月份,全国规上工业高企数量超过10.1万家,以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总体25.1%的比重,拥有37.3%的资产总计,实现了33.4%的营业收入和40.3%的利润总额。

  科技惠民利民,科技赋能增效。回顾2021年,科技创新驱动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展望2022年,科技创新将支撑我国继续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本报记者 佘惠敏)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深圳市龙岗区筑建人才高地 激活创新引擎

  • 在深圳市龙岗区,沿着水官高速一路向东疾驰,通过宽阔平坦的龙翔大道,便来到位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深圳国际大学城片区,这里向南连接深圳市中心和香港,向东连接龙岗中心...
  • 2021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 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并购交易额首次超过5万亿美元,突破历史纪录。 截至12月16日,全球并购交易额增长63%至5.63万亿美元,超过2007年4.42万亿美元的峰...
  • 浙江:数字赋能全面推进 杭州领先优势明显

  • 中国经济网杭州12月22日讯 据浙江省统计局消息,近年来,浙江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机遇,对标“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坚持不懈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

北京创新微信信用卡分付

  • 推进五链共生耦合 河南新乡构建创新高地

  • “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省新乡市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第四届高博会延揽近200亿元高质量项目,3家产业创新平台进入河南首批10家产业研究院之列……新乡正努力向打造创新高地、先...
  • 湖北黄石告别矿冶经济——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通知,对“十三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经验进行通报表扬,其中湖北省黄石市被多次“点赞”。 位于...
  • 北京研发河北赤城转化 科技协作助推农业发展

  • 近年来,河北赤城县大力推进“一站一网一基地”建设,形成“北京研发、赤城转化”科技协作扶贫模式,北京农业专家的科技研究成果在赤城县的农田和蔬菜大棚里结出了“致富果”...
  • 区域股权市场利好创新创业

  •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又有新进展。继北京之后,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近日获中国证...

FOF创新白条提取现金最佳

  • FOF创新白条提取现金最佳方法(内部推荐赶快收藏)

  • 谈及公募FOF产品近一年持股比例不断下降的趋势,民生加银基金副总经理于善辉表示,一方面,可能是今年低风险的固收+FOF相对更容易做大规模,基金管理人对该类新基金发行热情也较...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2021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累累硕果。探火星、建“天宫”、潜深海、育良种、制新药……这一年涌现出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在世界...
  • 2021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 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
  • 欧洲天然气价格为何猛涨

  • 凛冬已至,天然气价格高企让欧洲许多地区“雪上加霜”。根据欧洲主要天然气交易市场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数据,尽管天然气批发价格近日略有回落,但仍是今年年初的五六倍。天然...
  • 新中两国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合作

  • 12月29日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文告指出,两国政府在第17届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上,讨论通过了新加坡与中国在资本市场和绿色金融等方面扩大和加强金融合作的四项新倡...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