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学识 >

世行为何上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将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预期调高至8.5%,较3月份报告上调了0.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为何上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如何评价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表现?

  专家认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是国际社会看好我国经济前景的主要原因。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回归常态依然面临挑战,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我国经济持续改善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2021年将呈现强劲增长。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公司也在近期表示,鉴于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预测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速将达8.3%。

  外国机构为何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相比其他经济体,我国经济活动率先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端和需求端渐次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展现了足够韧性,企业逐步恢复活力。

  “受疫情影响,全球市场出现严重供需错配,我国出口受益于此实现强劲增长,既满足了全球需求,也拉动我国经济去年走出强劲的V形复苏走势,今年一季度实现18.3%的增速,二季度仍有望延续稳健复苏的步伐。”王军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刘晓光认为,我国经济在多个方面有改善:首先,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实际GDP水平正在回归长期增长趋势线;其次,生产供给持续高速增长,农业种植业、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的两年平均增速已达到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其他一些产业复苏的短板领域也在加快补齐缺口;再次,外贸外资延续强劲增长态势,为内需复苏争取了宝贵时间窗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步入加快复苏的轨道,国际机构普遍上调了对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已步入下半场,但疫情冲击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和对全球经济的创伤并未消除,全球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

  经济复苏均衡性待增强

  刘晓光认为,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虽率先开启了常态化进程,但当前内需恢复仍不充分,供需结构仍不平衡。展望下半年,随着我国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常规性扩张政策效应的延后显化、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布局和项目落地、全球疫情及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我国经济有望加快推进常态化进程。

  “放眼全球,上半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仍然是可圈可点、亮点纷呈,逐步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但另一方面,经济复苏也呈现不同步、不均衡和结构分化、冷暖不均的格局。”王军说。

  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的总需求结构将继续转向国内私人消费需求为主。预计实际消费增长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趋势,支撑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复苏、家庭收入增加和消费者信心增强等。

  “就生产端而言,我国经济已基本恢复常态化运行,但需求端还远未恢复至正常。”王军表示,例如,居民消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仍较为疲弱,小企业恢复得不如大中型企业理想,经济复苏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仍待改善。

  王一鸣表示,在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和投资恢复仍然偏弱。从下半年走势看,消费恢复仍将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基础设施投资将受到地方融资平台偿债压力的制约,制造业也难有较快回升,增强内需动力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更加注重培育内生动力

  对于下一步宏观政策,王一鸣认为,随着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宏观政策常态化也是必然的,要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更加注重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既有效应对短期问题,也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留出政策空间。

  刘晓光认为,在总体政策定位上,今年依然需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财政政策需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加快执行剩余预算;货币政策需要做好应对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及美联储释放“加息缩表”信号引发波动的准备。

  王军认为,着眼于长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应该更加积极主动,保持前瞻性和必要的扩张力度,适当加快财政支出节奏,保持较为宽松合理的流动性;在调结构方面,重视解决当前消费疲弱及其背后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成本较高,居民对未来预期谨慎等问题,尽快制定出台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在促转型方面,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重点建设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竞争的重大关键性、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稳步实施“双碳”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既要关注短期经济恢复,也要关注长期增长动力的培育。”王一鸣表示,要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特别是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在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2021年6月11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1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75元和170元。调整后,各省(区、 市)和中心城市...

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

  • 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多重信号

  •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刘四红)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迎来重大调整。5月31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央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
  • 深圳上调房贷利率 其他热点城市或跟进

  •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城市之一,深圳市近期的房贷利率变动再度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记者获悉,继5月上旬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上调房贷利率后,日前,其他四家国有大行也...
  • 深圳上调房贷利率释放啥信号

  •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城市之一,深圳市近期的房贷利率变动再度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记者获悉,继5月上旬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上调房贷利率后,日前,其他四家国有大行也...
  • 2021年5月14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5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均提高10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
  • 曹德旺要创办新大学,为何不收购老大学

  • 曹德旺要创办新大学,为何不收购老大学 由“玻璃大王”、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计划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其办学理...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世行为何上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将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预期调高至8.5%,较3月份报告上调了0.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为何上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如何评价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表现? 专家认为,我国...
  • 滴滴“悄悄”上市,又一个资本神话破灭?

  • 创立9年,蛰伏5年,IPO20天,4000亿出行巨头“悄悄”上市! 美国时间6月30日,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以交易代码“DIDI”正式登陆纽交所。 其发行价为14美元,开盘价16.65美...
  • 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取消人员类别和户籍限制

  •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小微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300万元、借款人年利息2.35%、无担保费用、取消人员类别和户籍限制……在北京的创业者迎来利好消息,这是记者日...
  • 湖北深度整合全省港口资源 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

  • 新华社武汉6月30日电(记者王贤)湖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30日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湖北省实现对省属国企以及长江、汉江沿线市州的国有港口资产整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武汉长江中...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