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创新 >

一位南开学子的抗疫日记:那晚,我看见了天狼星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我叫王皓程,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是学校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的一名学生记者。1月8日中午,我正在津南校区拍摄一期新媒体中心的选题,手机里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化学学院年级群的消息:所有学生马上向辅导员汇报自己的行程。

这才知道津南区这边出现了新冠疫情。

在和辅导员雷航老师确认之后,我在津南校区原地待命。

1月8日晚上7点,我们接到通知,所有在津南校区的师生需要进行全员核酸大筛查。在排队等候时,我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还和津南的朋友讨论着是不是今晚就可以回去,回去之后需不需要再隔离。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战疫会来得如此迅速。

1月8日晚上9点,在做完核酸检测之后,辅导员通知我们,津南校区实行封闭管理,滞留在此的人员搬入专家公寓。晚上浏览着津南区和家乡安阳疫情的最新情况,我在忐忑中开启了在津南校区的滞留生活。

在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是焦虑的:一方面担心自己实验室的实验进度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担心没办法继续执行9号学校新闻中心在八里台的拍摄任务。但在听到搬入专家公寓后,又感到一丝庆幸:还好有落脚的地方。那一刻,内心真的感谢学校妥善安置了我们滞留的同学。

1月9日上午8点,手机闹铃照常响起,我在探索中开启了在津南滞留的第一天。

来到食堂,大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手里端着的是熟悉美味的早餐;走在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坚守在寒风中的保安,这里的一切都在正常运转着,我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也一步步得到缓解。

1月9日下午1点,我到超市去采购时,正好遇到超市在补货。那满满的货架,让人心里觉得踏实,也撑起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

1月10日下午5点,看到学校微信推送的我,早早来到食堂,准备尝尝后勤为我们准备的腊八粥。从文科食堂排起的长队中,似乎可以看到大家在疫情的艰难时刻,依然保持着生活的仪式感。无论这一天的心情如何,相信拿到这碗腊八粥时,内心都会充满暖意。

1月11日凌晨,辅导员通知我们前往体育馆进行第二次核酸大筛查。到了现场后发现,这次筛查学校安排了不同学院和部门的人员分批前往检测,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等待之余,我拿起随身的相机,记录了这些真实且暖心的场景。

前一班志愿者工作时,下一班志愿者正在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培训。

医护人员的面罩和防护服反射着操场的灯光,像白色的头盔和战甲。

教职工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奋战一线,引导大家从排队等候到登记检测,维持现场秩序。

1月12日下午4点半开始,津南校区迎来第三次全员核酸大筛。

零下6度的低温,5级的西北寒风,现场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冻得不行

镜头之下,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充满勇气和信心。

喜悦在于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喝到食堂的免费腊八粥。在疫情的冲击下,可能有万般不顺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南开人依旧热爱生活。

温暖在于坚守在冬夜中的志愿者拿到暖宝宝的时刻,纵然寒风凛冽,我们的心仍然紧紧地在一起。

从1月8日到现在,这似乎是我23岁的人生历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焦虑、担忧、忐忑、感动、坦然、笃定、有信心,这是我一名南开普通学子的真实心路历程。

想起滞留津南的第一个夜晚,我和当时一起排队做核酸的朋友说:“今天津南校区的夜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那里是猎户座,那里是天狼星。”

那些让我充满信心和勇气的瞬间,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那些给予我关爱与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就是我在津南滞留这段时间看到的星星。他们在寒冷的冬夜里,闪烁着微光,指引着方向。

未来我们的津南校区会怎样,我坚信,汇聚点滴“微光”,终将迎来曙光。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新闻8点见丨一位高位截瘫前消防员的生死救赎

  •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近日一位前消防员的个人经历,感动和激励了众多网友。 8年前,22岁的消防员朱铭骏在演练时从两米高的双杠上...

“双减”两月:一位90后

  • “双减”两月:一位90后班主任的“在校一天”

  • 由瑄正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词组 由瑄中午为同学们分饭 由瑄陪同学们上课间操 由瑄批改作业从来不画“×” 扫描二维码看由瑄上课的样子 由瑄正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词组 由瑄中午为...
  • 青春洋溢C大调|清华学子为何携笔从戎

  •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习近平,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古人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豪情,近...

新华全媒+| 烈士陵园里,

  • 新华全媒+丨一位拉美姑娘的“武汉日记”

  • 塞莉娅是一位来自危地马拉的武汉“媳妇”,已经在武汉生活了十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去年疫情期间,她和家人孩子留居武汉,响应居家防疫政策之余,通过直播向海外网友分...

北大学子陈生卖猪肉,杀

  • 北大学子陈生卖猪肉,杀猪八载,新三板第二富

  • 如果说天地壹号的成功带有偶然性,壹号土猪的成功则展现了陈生的商业奇才。在当上“猪肉大王”之前,陈生还当了几年的“鸡头”。当他看到某个品牌的隔水蒸鸡档前排着长长的队...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不愧是天津!核酸检测现相声式喊话

  • 天津疫情牵动人心 积极抗疫的同时 “天津人均相声大师” 火速出圈 当防疫人员遇上核酸检测 天津人“刻在DNA里”的乐观 藏不住了 “核酸大筛听指挥 叫到哪栋哪栋动 没有叫到不要动...
  • 十问中国经济2022:稳就业举措如何落实落细?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稳增长如何发力?物价怎么稳?市场主体怎么保? 人民网 ( 603000...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