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创新 >

国行公祭 祀我殇胞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并讲话。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庄严肃穆,国旗下半旗。约3000名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静静肃立。10时整,仪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南京市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毕,在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国家公祭献曲》的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大队16名礼兵抬起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之后,孙春兰发表讲话。她表示,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宣示中国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庄严立场,表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孙春兰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这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抗战期间牺牲烈士以及死难同胞的最大告慰。历史大势浩荡前行,民族复兴前景光明。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倍加珍惜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春兰讲话后,84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3声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对死难者的深沉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坚定向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主持公祭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和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出席。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东部战区、江苏省、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同胞亲属代表,国内相关主题纪念(博物)馆、有关高校和智库专家、宗教界代表,驻宁部队官兵代表,江苏省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囤积6000万支疫苗!美国行为被批将害人害己

  • 近日, 美国 囤积6000万支阿利斯康疫苗一事被曝光,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有专家认为,美国囤积疫苗的行为可能害人害己,最终导致美国国内疫情的恶化。 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在疫...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国行公祭 祀我殇胞

  •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
  • 北京冬奥会第二版防疫手册发布

  • 10月8日,国家速滑馆,比赛结束后获奖运动员通过 视频 接受记者采访。 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12月13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第二版防疫手册发布。第二版《防疫手册》将帮...
  • 缅怀死难同胞

  • 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详见A03·要闻...
  • 南非总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 12日,在 南非 开普敦,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为前总统德克勒克举行的追悼仪式上讲话。 新华社/图 南非总统府12日晚发表声明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当天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正在...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