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创新 >

预计东北地区降雪12日结束,未来几天北方还有一次冷空气过程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从11月7日开始,东北地区经历了今冬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风雪过程。从昨日8时到今日8时,东北地区共有33个站点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截止到今日8时,内蒙古通辽地区强降雪已经持续约46小时,累计降雪量达到81.3毫米,积雪深度达59厘米,打破了1951年创造的积雪深度纪录。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14~16日我国北方地区还有一次冷空气过程,主要影响东北、华北和黄淮地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分析,未来这场冷空气带来大范围强降雪、降温的可能性更小。

预计今日东北地区降雪有所减弱,但积雪深厚仍需注意防范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11月6日、7日,北京、天津、济南、兰州等多地陆续迎来今冬初雪。随后,此轮寒潮继续南下,强降雪的中心也转移至东北地区。从11月7日开始,东北地区经历了今冬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风雪过程。降雪量罕见,从昨日8时到今日8时,东北地区共有33个站点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积雪深度惊人,辽宁、内蒙古、吉林西部不少站点打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积雪的最深纪录。

内蒙古通辽地区从11月7日上午10时迎来核心降雪时段,截止到今早8时,强降雪已经持续约46小时,累计降雪量达到81.3毫米,积雪深度达59厘米,打破了1951年创造的积雪深度纪录。

为什么11月能出现如此罕见的强降雪?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首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这股最强冷空气行进到东北时,在高空形成切断冷涡。而在地面,黄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气旋,将海上大量强盛的水汽输送至东北。冷暖空气在东北上空产生激烈交汇,造成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东北一带的降雪比昨天有所减弱,但是强降雪还是不少,内蒙古东北部、辽宁中北部、吉林南部、黑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3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8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明后天强降雪减少,12日降雪结束。虽然降雪减弱,但积雪深厚,仍需注意防范。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重演”可能性较小,今年西南、江南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可能性较大

11月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消息,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已接近尾声。

11月4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赵会强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本轮影响我国的两次主要天气过程。除了此次5日到8日的寒潮之外,13日以后我国还将迎来新一波降温过程。“11月13日前后的冷空气影响,相对于这次可能要偏弱一些,长江及其北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普遍下降4至8摄氏度,华北东北地区局部降温10摄氏度以上,部分地区有4至6级偏北风。”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14~16日我国北方地区还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它影响的区域主要是在东北、华北和黄淮地区,大部分的降温可能有4~6摄氏度,并且伴随着4~6级的大风。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分析,跟刚刚过去的寒潮天气过程相比,未来这场冷空气降温的幅度和风力明显较弱,在水汽条件上也明显不如刚刚过去的这次寒潮,所以出现大范围强降雪、降温的可能性更小。“也就是说它的幅度和强度都明显比刚刚过去的寒潮天气要弱。”郑志海说。

这两天全国各地的大雪、大风、降温,包括北京今年来的又猛又早的初雪,不禁让人发问,今年是不是一个冷冬?郑志海表示,一次寒潮过程,并不能说今年的冬天就是冷冬。冷冬有明确的标准,严格的定义。“冷冬主要针对冬季三个月平均气温而言的,它跟降温幅度和范围有很大的关系。有单站冷冬、区域性冷冬和全国性冷冬三个等级。那么对全国性冷冬来说,需要全国50%以上的站点都出现了气温明显偏低,才能算全国性冷冬。所以我们需要等冬季三个月结束之后,根据降温幅度和范围再来判断是否为冷冬。”

根据最新监测,我国在10月份进入了拉尼娜状态,从历史数据来看,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今年的暴雪,是否与拉尼娜有关?郑志海介绍,拉尼娜主要是指中东太平洋(601099,股吧)海温持续偏低的现象,偏低超过0.5摄氏度,并且持续5个月以上,就可以定义为一次拉尼娜事件。“我国冬季的气候不光受到拉尼娜的影响,还受到印度洋、大西洋(600558,股吧),包括极冰和中高维度积雪的影响。”

此外,郑志海还提到,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方地区低纬度的水汽条件较好密切相关。从预报上来看,今年冬季冷空气活动依然会比较频繁,但是南方的水汽条件目前考虑是明显差于2008年。“也就是说今年出现像2008年这种大范围持续的冰冻雨雪灾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我们考虑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发生阶段性的低温雨雪冰冻的天气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郑志海提醒,因为今年冷空气活动相对比较频繁,气温波动会比较大,公众要及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本身也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要注意防范相关疾病。另一方面,在强降温和强降雪的过程到来时,要注意交通安全。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 受降雪影响,北京南站始发6趟京津城际列车停运

  • 据@北京南站官方 微博 : 受降雪影响,11月7日北京南站始发京津城际C2001、C2609、C2007、C2011、C2679、C2009次临时停运。请广大旅客关注车站公告或铁路12306网站查询详情。 另据@北京铁路...
  • 我国北方暴雪将至 局地需警惕有极端降雪

  • (原标题为: 每经9点 | 北方暴雪将至,局地警惕有极端降雪;黑龙江省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例;两市融资余额昨日环比增加44.33亿元 ) 1丨黑龙江省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例,均...
  • 10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55万人次

  • 中新 经纬 10月6日电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10月6日,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 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1155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1203列。铁路部门统筹疫情防控与运输组织,...
  • 9月2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30万人次

  • 中新 经纬 9月20日电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9月1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48.3万人次,开行列车10067列,运输整体平稳有序。9月2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30万人次,加...

河南最强降雨预计中午开

京广隧道7月20日积水有望

  • 北京首个“空中花园”公交场站预计年内使用

  • 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陶凤 刘瀚琳)6月23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处获悉,目前,全市首个建有“空中花园”的郭公庄公交场站基本完工并进入验收阶段,力争年内投入使用。此外,康家...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预计2023年建成开放

  • 供图:中国科协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伴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日前成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3年,传播中心将正式对外开放,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传播...
  • “五一”假期全国预计共发送旅客2.67亿人次

  •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周圆)记者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预计共发送旅客2.67亿人次,日均5347.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122.2%。 国...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