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创新 >

从“酸雨之都”到水质排全国前列,这座城市经历了什么?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柳州,一座“网红”城市

柳工(000528,股吧)机械、五菱宏光、柳钢、螺蛳粉而闻名

游客在拍摄柳江夜景(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作为“老牌”西南工业重镇

柳州在发展进程中曾走过弯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柳州

烟囱林立,浓烟滚滚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严重环境污染

在柳江上游的融江广西融安县城河段,水上保洁队员在清理河面上的垃圾(2013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风吹一地灰,十雨九次酸”曾是柳州人噩梦般的记忆

柳州一度被打上“酸雨之都”的标签

痛则思变!近年来,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坚决向污染宣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夕阳下的柳江柳州市区河段(6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大力调整工业布局

重化工企业退城进园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许多原来污染环境的城中工厂

变成了惠民亲民的公园、学校、住宅小区

柳州市民夜游柳江(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柳州着力构建“管水、治水、护水”模式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园林景观建设全面升级

沿岸环境与柳江碧水相得益彰

夕阳下的柳江柳州市区河段(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全面推行“河长制”,2000多名河长3年来巡河超过30万次

上下游联动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治

运用法治力量保护柳江

不断强化水环境治理制度建设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凝聚全民治水的磅礴力量

龙江、融江汇成柳江。从右至左依次为龙江、融江、柳江(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如今的柳州

山更青,水更秀

一江碧水穿城而过

生态环境部公布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

2020年与今年第一季度,柳州均位居全国第一

柳江柳州市区夜景(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工业城市中山水美,山水城市中工业强”

正是今天柳州发展的真实写照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大工业与美丽山水交相辉映——一座工业城市水质排全国前列的背后

文字记者:刘伟、何伟、卢羡婷

新媒体编辑:黄康懿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在浪尖上逆行,他用生命兑现承诺

  • 编者按: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中的6位同志受到表彰。其中,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被追授“全...
  • 三明医改在前行

  •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山区,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在福建省排名均靠后。作为昔日的重工业城市,三明市退休人员比重较高。医改前,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