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学识 >

楼市调控政策要数量,更要质量,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楼市调控政策要数量,更要质量,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近段时间,调控再度成为楼市热词,国内各线城市密集加码政策,在广东,一度火爆的广州、深圳、东莞,也在采取不同方式为楼市降温。其他的,如上海、北京等地,也都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特别对信贷资金注入楼市问题,各地更加重视,所采取的措施也更为严厉。    从热闹程度来看,最近的楼市调控还是很有看头的,也是很吸引眼球的。只是,这样的调控方式,似乎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让人无法看到真正的效果。因为,自实行因城施策、分类调控以来,楼市调控就一直十分热闹,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也是十分密集,每年数百次的楼市调控,感觉房价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没有因为调控政策密集就收敛上涨的冲动,而是一有机会,就蠢蠢欲动,且不分城市大小、条件好坏,只要有机会,就立马上涨。

  而面对房价上涨,地方的态度也很明朗,就是立马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说到“新”,其实也就是说法上“新”一点,实际上,还是那几种手段。除少数地方因为情况变化,收紧了政策,如将限购限售时间延长、对离婚购房采取更加严厉的政策措施等之外,多数都是老调重弹,将政策强调一下,让开发商收敛一点,其他的,就真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了。自然,开发商也就开始与调控政策“捉迷藏”,出台新政策时,稳一稳,风头一过,继续抬高房价。由于多数地方没有出现过房价下跌现象,那么,从房价的整体状况来看,还是持续上涨的,突然涨幅扩大带来的利益,也就被开发商占有了。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发商为什么要死扛房价。很多人觉得,开发商在债务负担很重的情况下,不选择降价售房,岂不会出现损失。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只要房价保持不跌势头,即便涨幅小一点,对开发商而言,也不会亏损。至少,房价上涨能够与融资成本相匹配,不至于让企业受到损失。更何况,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快速上涨,而快速上涨带来的“增量利益”,就足以让开发商死扛房价了。

  这就意味着,多数开发商在房价问题上,没有受到损失,只要企业不出现问题,就有足够的死扛房价能力。而地方的所谓调控,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被上级约谈,并不是想把房价控制住。一年让市场折腾一两次,开发商就不会有任何抱怨了。相反,频繁出台的调控政策,又能让购房者品味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和“信心”,使政府没有舆论压力。

  越来越觉得,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楼市调控方式,是在鼓励开发商死扛房价,支撑房价在上涨的通道中前行。只有那些房价进入下跌通道的城市,才真正可能是调控到位。为什么银行也在信贷资金投放方面敢于违反政策,给开发商、炒房客等提供资金,并通过经营贷、消费贷等方式给个人购房提供信贷资金,就是看到了市场没有多大风险,或者说眼前没有多大风险。同时,监管机构对违规发放信贷资金的行为,查处的力度也不够大,尤其对个人的查处,没有“上纲上线”,没有当头棒喝。自然,也就不会把政策和规定放在眼里了。    楼市调控,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方式很好,但是,效果不好。地方政府在楼市调控问题上,凑热闹的感觉很浓,用政策来掩护开发商、炒房客的味道也很浓。“房住不炒”在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一次调控政策的出台,只是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压下来,而没有把问题解决掉。快速上涨几个月,再慢慢压下来几个月,很快地,又会迎来新的一轮房价快速上涨。如此,就等于房价仍然是中高速上涨的,而不是有关方面公布的房价涨幅在逐月回落。多少个月的回落,不如一个月的上涨。这样的涨,在开发商的算盘上,是算得清清楚楚的,他们的负债成本,是完全能够消化的。为什么明知负债风险大,开发商仍然不惜一切代价负债,而不降低债务规模呢?就是因为房价还在涨,且涨的幅度根本没有真正降下来。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调控看起来很热闹、实际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

  谭浩俊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限购限售!又一城市,发

  • 限购限售!又一城市,发布房地产调控新政!

  • 6月3日,绍兴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绍兴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其中提出,对在绍兴市区已拥有3套及以上住房(拆迁安置房除...
  • 楼市又见“冰火两重天”

  • 我国房地产市场历经多年的发展,住房已经实现总体供需平衡,甚至出现了局部过剩。对于非热点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开发切不可脱离地方产业发展和人口实际再盲目上马。...
  •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

  • 物价水平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大宗商品上涨、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走势如何?是否需要转向?这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
  • 房价上涨依旧,调控任重道远

  • 房价上涨依旧,调控任重道远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4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4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62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较上月持平;持平城市3个,较...
  • ?给甘于“坐冷板凳”者更多政策支持

  • 给甘于“坐冷板凳”者更多政策支持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政府特殊津贴制度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座谈会。李克强总理指出,人才培养要注重加强基本功...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进一步完善人民...
  • “五一”楼市降温?你信吗

  • “五一”楼市降温?你信吗 58同城、安居客《2021年五一假期楼市报告》显示,“五一”期间一线城市楼市热度指数119.0,二线城市楼市热度指数为95.8,三线城市楼市热度指数为108.6,分...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2021白条套现秒到方法,京东白条套现收几个点

  • 郭树清指出,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倾向严重。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提现服...
  • 2021花呗怎么套出现金(花呗套5000手续费多少)

  • 2019年,我国的医美市场规模便达到了1500亿元,其发展前景仍然巨大。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医美概念股的成交额较去年更是增长了280%。同时有专家指出,预计在2024年左右,其规模有可能...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