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时间创新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红色毕摩”家族见证结盟地巨变

日期: 来源:收集编辑:佚名访问量: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一(手机)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彝海。(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四川西南部群山间,有一汪形如元宝的清澈湖水——彝海。58岁的彝族汉子沙马依姑自1986年起在这里担任管理员。他家世代生活在彝海村,是名望很高的“毕摩”家族。

“毕摩”,彝语字面之意是“有知识的长者”,是彝族传统社会中知识最渊博的人,也是重要仪式的主持者。1935年5月,红军长征从这里走过,刘伯承与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主持这场仪式的便是沙马尔各——沙马依姑的爷爷。

当年,红军在彝族同胞的护送下顺利通过彝区,成功抢渡大渡河。然而,为红军提供帮助的彝族群众、包括小叶丹和沙马尔各兄弟,都遭到反动军阀的疯狂报复。

沙马尔各的儿媳、84岁的苏久克的莫讲述家族历史。(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945年,沙马尔各在一次调解纠纷中被误伤,不治而亡。“他到死都在等红军回来。”84岁的苏久克的莫回忆。她是沙马依姑的母亲、沙马尔各的儿媳,她的丈夫沙马嘎嘎是沙马尔各唯一的儿子,也是一位“毕摩”。

1969年,彝海村遭遇雹灾,沙马嘎嘎在为乡亲们驮粮食的路上意外身亡,留下4个儿女和怀着身孕的妻子。“虽然受过很多苦,但我们都过来了,妈妈一直对我们说,共产党不会忘记我们。”沙马依姑说。

1986年,彝海成立了管理处,23岁的沙马依姑成为首位工作人员,担起守护彝海的重任,耐心劝说、驱赶毁林开荒、采伐木材的老乡。成昆铁路在20世纪70年代就修到了冕宁,彝海村很多老乡坐上火车外出务工,但沙马家的人全都留了下来。“彝族谚语说‘祖先住的地方,后代不能断火’,这是爷爷作过贡献的地方,后代守护它,是分内的事情。”沙马依姑说。

年复一年,沙马依姑守护着彝海,也见证着家乡变迁。从村里到海子边5公里的路,过去30多年里修整过多次,过去走上去一趟要1个多钟头,如今他开着自己的小汽车10来分钟就到了。2005年5月,彝海结盟纪念馆落成,沙马依姑担任起讲解员的工作。“每次讲起我爷爷的故事,心里都装满自豪。”他说。

沙马尔各的孙子沙马依姑是彝海结盟纪念馆讲解员。(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2016年,解放军某部在此与彝族同胞再次“结盟”,启动为期5年的定点帮扶。曾经破烂不堪的“海子堡堡”变成崭新的“结盟新寨”,过去“羞于交易、耻于经商”的老乡开起了彝家乐,卖起了土特产。过去只种土豆和荞麦的土地结出了花椒,架起了大棚,种起了蔬菜。如今,彝海村已摇身变成“彝海结盟”红色旅游文化景区,精准扶贫让全村11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冕宁县彝海村,沙马尔各的部分后人,前排中为儿媳苏久克的莫。(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如今,除了嫁到外乡的大姐,沙马尔各的孙子们都还住在彝海,曾孙辈已有20多人,有的大学毕业当上了老师,有的在读警校……这个家族早已告别食不果腹的岁月,和当地彝族群众一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截至2020年,凉山所有贫困县“摘帽”。前不久,冕宁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村“彝海结盟”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如今,每当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时,彝海总能映照出火箭尾焰的轨迹。这是结盟圣地百姓熟悉的风景。当年凉山兄弟肝胆相照,点着火把帮助红军走出深山密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一代代共产党人信守诺言,接续奋斗,带领着凉山儿女奔向美好明天。

记者:吴光于

Tags: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PC)
首页/栏目/内容广告位二(手机)

文章推荐

内容广告位三(PC)
内容广告位三(手机)

相关阅读

内容广告位四(PC)
内容广告位四(手机)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侧边广告位一(PC)
侧边广告位一(手机)
侧边广告位二(PC)
侧边广告位二(手机)

最新文章

  • 2021白条套现秒到方法,京东白条套现收几个点

  • 郭树清指出,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倾向严重。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提现服...
  • 2021花呗怎么套出现金(花呗套5000手续费多少)

  • 2019年,我国的医美市场规模便达到了1500亿元,其发展前景仍然巨大。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医美概念股的成交额较去年更是增长了280%。同时有专家指出,预计在2024年左右,其规模有可能...
侧边广告位三(PC)
侧边广告位三(手机)